2020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經濟運行呈穩步復蘇態勢。在疫情面前,我國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全力做好口罩、醫用防護服、消毒濕巾及相關原輔材料的生產保障工作,為奪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階段性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帶動行業總體運行積極向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5月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長50.7%。根據協會對224家會員企業的調研,上半年行業的景氣指數為73.0,處于較高的景氣區間。
一、生產和投資繼續保持增長
根據協會調研,上半年行業的國內市場需求指數為63.5,海外市場需求指數為43.8,疫情對海外市場的需求影響較大。在受訪企業中,對于國內市場需求,59.4%的企業表示增長,15.2%的企業表示保持平穩,25.4%的企業認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對于海外市場需求,30.2%的企業表示增長,19.0%的企業表示變化不明顯,超過半數的企業認為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
上半年,抗疫物資及相關原輔材料成為行業市場需求的主要增長點,協會調研顯示行業上半年的生產指數為62.7,處于相對高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規模以上企業非織造布的產量為202.9萬噸,同比增長2.46%,在國內疫情趨于平穩的同時,非織造布的產量也逐步回歸自然增長;1~5月我國 出口非織造布41.2萬噸,同比增長0.78%,進口非織造布6.6萬噸,同比增長30.38%。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根據協會調研,66.52%的受訪企業表示在2020年有新項目投資計劃。受疫情影響,在有投資計劃的企業中,42.95%的企業已在上半年實施投資項目,28.86%的企業將在下半年按計劃實施投資項目,25.5%的企業表示項目將延期實施,視疫情的影響再做決定,僅有1家企業表示已取消投資計劃。
二、疫情帶動行業經濟效益分化加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5月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1039.2億元和126.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25%和189.08%,行業的利潤率為12.21%,同比增長7.43個百分點,行業的毛利潤率為21.47%,比去年同期增加7.64個百分點。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行業的虧損面為18.06%,虧損企業的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加了7.31%,盡管抗疫物資的生產帶動了行業整體效益的提升,但處于抗疫物資產業鏈之外的企業在經營上仍受到較大的影響。協會的調研結果也印證了相關數據,上半年行業的收入指數為65.6,利潤指數為61.2。其中,醫療衛生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卷材企業的收入指數和利潤指數分別為72.0和69.5,其他領域企業的收入指數和利潤指數僅為51.2和51.7。從行業各領域的景氣度來看,醫療衛生、安全防護、過濾與分離、非織造布卷材、裝備及配件領域的景氣度較高,其中從事抗疫物資生產的醫療衛生領域的景氣指數達到85.9;而繩網、線帶、襯布等領域的景氣指數相對較低,其中襯布領域的景氣指數在榮枯值(50)以下。
圖 2020年上半年樣本企業景氣指數
(樣本數低于10的領域不顯示)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分領域看,非織造布作為抗疫物資的重要原材料,行業企業在疫情后積極復工復產,1~5月規模以上非織造布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62.5億元,利潤總額達到93.9億元,利潤率為12.21%,同比增加7.43個百分點;醫療衛生、安全防護、過濾用紡織品所在的其他產業用紡織品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1.72%和93.13%,利潤率為10.76%,同比增加4.54個百分點。而與抗疫物資生產關聯度不高的領域生產經營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繩索纜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67%;紡織帶和簾子布、篷帆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0.45%和13.69%,利潤總額分別同比降低47.47%和13.86%。
三、抗疫物資帶動出口規模大幅提升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0年1~5月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合計出口各類商品34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2.62%。主要出口產品中,口罩的出口額達到225.6億美元,非織造防護服的出口額為20.6億美元,分別占行業總出口額的65.78%和6%,非織造布和產業用玻纖制品的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7.19%和0.60%;而產業用涂層織物、篷帆、尿褲衛生巾、線繩(纜)帶的出口額則分別降低18.67%、18.62%、5.11%、3.05%。在進口方面,口罩和非織造防護服的進口額分別為8.4億美元和3.3億美元,非織造布的進口額為4.7億美元,同比增長37.07%。
主要出口市場方面,由于疫情在歐洲多國肆虐,1~5月我國對歐盟的出口額達到104.5億美元,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在各類出口產品中,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的比重達到87.32%。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達到68.3億美元,其中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的占比為80.74%,對德國的出口增長較快,主要源于德國對疫情防控力度較大,對其出口額達到31.3億美元,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的占比超過九成。我國對“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額達到86.5億美元,同比增長100.56%。
四、總結與全年展望
2020年上半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生產、銷售、投資和進出口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體現了行業強大的韌性、責任擔當和服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能力。我們需要客觀看待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上半年的高速增長,密切追蹤疫情發展對行業的影響,理性投資,并做好疫情結束后行業恢復常態化發展的準備。
當前,我國疫情得到了根本好轉,經濟社會運行逐步恢復正常,宏觀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下半年非抗疫物資類產業用紡織品的國內市場需求將得到恢復;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海外市場對非防疫物資的需求將繼續處于下降態勢,但降幅會有所放緩。根據協會調研,行業下半年的國內市場需求指數為62.8,海外市場需求指數為48.9。預計下半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行業的生產、銷售和出口將在調整中趨向平衡,抗疫物資領域與非抗疫物資領域在經濟效益上的分化收窄,行業整體將處于比較穩健的發展狀態。(產業研究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