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紡布(非織造布)行業概述
非織造布簡稱非織布,又稱無紡布、不織布、非織造物。無紡布是針刺、水刺、熱粘合或化學粘合等非織造技術在傳統紡織行業的創新產業化應用形成的細分行業。其原理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纖維或長絲將纖維通過氣流或機械成網,然后經過水刺、針刺、熱軋加固等工藝,最后經過整理形成無編織的布料,是一種具有柔軟、透氣和平面結構的新型纖維制品。按照制造過程中的核心工藝,無紡布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產品:
二、無紡布(非織造布)行業產業鏈
1、產業鏈示意圖
作為無紡布生產大國,我國已具備完整的無紡布產業鏈。無紡布行業上游為無紡布原材料市場,主要為粘膠纖維、聚酯纖維、聚丙烯纖維、ES纖維等原材料;下游主要包括醫療衛生、土木建筑、服裝、汽車內飾等應用領域,下游企業對非織造材料進行進一步加工形成手術服、衛生巾、紙尿褲、濕巾等各類制品,銷售給終端消費者。
2、上游
粘膠纖維是無紡布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2015至2022年,我國粘膠纖維產量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趨勢。2022年粘膠纖維行業整體運行較為低迷,企業持續虧損,部分時間段被迫減產。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中國粘膠纖維產量約為385.3萬噸,同比減少4.42%。
三、無紡布(非織造布)行業現狀
1、全球
無紡布行業是紡織服裝產業中的“后起之秀”,從全球來看盡管工業化生產歷史不超過70年,但在歐美發達國家中已實現大規模應用。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游產業需求快速放量拉動全球無紡布產量快速上升,全年產量為1456萬噸,2021年全球產量回落至1381萬噸,2022年全球無紡布總產量約為1424萬噸,銷售額約為587.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1%、8.29%。
2、中國
1)產量及需求量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無紡布產量為820.5萬噸,雖然有所下降,但與2019年相比,2019-2021年復合增速仍達到12.62%。2022年中國無紡布產量約為828.2萬噸,同比增長0.94%。分省份來看,2022年浙江省、山東省和福建省無紡布產量排名前三。無紡布市場需求龐大,我國無紡布需求量從2012年的309.1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717.7萬噸,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8.8。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2)進出口數量
近年來我國無紡布產品以出口為主,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我國無紡布行業出口數量為120.8萬噸,同比減少11.9%;進口量僅10.3萬噸,同比減少23.7%。
四、無紡布(非織造布)行業重點企業
安徽金春無紡布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水刺無紡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綜合性強,產品多元化的公司。公司水刺無紡布產品主要運用于濕巾、嬰兒濕巾、婦女衛生用品、革基布、汽車內飾和醫療衛生用品等領域。營收來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營收4.3億,其中非織造布業務收入達3.9億元,收入占總營收比重達90.4%。
五、無紡布(非織造布)行業發展趨勢
無紡布是一種新型的纖維材料,具有多種優良性能,如吸水性好、透氣性強、耐腐蝕性強等。因此,無紡布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如衛生用品、服裝、農業、工業等。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無紡布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無紡布行業的政策環境逐漸完善,相關扶持政策也在不斷出臺。未來,政府將繼續加大對無紡布行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力度,推動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此外,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無紡布行業也將受益于環保政策的推動,逐漸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