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廣大行業協會商會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發揮扎根行業、貼近企業的獨特優勢,積極組織行業企業協調重要物資與服務保障,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復工復產,有力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中國產業用紡織品 協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建立生產企業信息庫,有力支撐國家調度。從1月20日開始,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對口罩、醫用防護服、消毒濕巾和重點原材料的1000多家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梳理,逐一聯系300多家重點企業,了解企業復工情況及面臨困難,匯總各類行業數據。同時,建立口罩、防護服、消毒濕巾、原材料卷材四大類重點生產企業基本數據庫,產業鏈物資供應信息平臺逐步完善,為國家調度提供了有力支撐。匯總具備國內醫療器械生產資質的防護服生產企業名錄,并在系統摸查基礎上建議國家利用部分優質 出口型防護服企業的產能,盡快擴大供給量。幫助有條件的非醫療用防護服和口罩企業及服裝、家紡企業轉型生產用于疫情防控的相關產品。
倡議企業提前復工,開足馬力全力生產。1月25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向全行業發出提前復工,保障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重要物資供應的倡議書,呼吁企業務必確保產品質量,保證口罩、防護服出廠價格穩定。400多家會員企業積極響應協會號召,全力恢復生產。一批企業在春節期間全負荷生產,供應了大量抗疫急需的高質量產品和原輔料。
精準對接服務供需,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為保障疫情期間物資供應,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組成口罩、防護服、消毒產品、原材料和政策保障五個工作組,分別建立微信工作群,不分晝夜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對接需求和供給,為1000多家紡織品產業鏈企業、20多個省市工信部門對接1萬多條口罩、防護服生產物資信息。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復工動態。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就復工復產情況對會員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截至2月19日,共收到106份問卷。據調查,106家企業中,已復工67家,復工率63.2%,工人返崗率56.5%。在已復產的企業中,口罩、醫用防護服、消毒濕巾產業鏈的原輔料企業、制品企業和裝備企業基本都已復工生產,訂單較為充足,其他領域的企業開工情況一般。以本地員工為主的企業工人返崗率超過80%,外地員工占比高的企業工人返崗率比較低。總的看,大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好于中小企業,協會對接的15家骨干企業已全部復工,工人返崗率達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