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海無涯唯有苦做舟,駕一葉求索的扁舟,漫游書山學海。在2019年 4月18日,星期四晚,智成人如約而至,一同切磋探討,領悟古人精深文化。
本期主持人
每年的4月23日都是國際讀書日,你知道讀書日的由來嗎?下面有請主持人介紹讀書日由來: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 23 日為“世界讀書日”,旨在讓各國政府與公眾更加重視圖書這一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時希望藉此鼓勵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樂趣,增強對版權的保護意識,并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不可替代貢獻的人表示敬意。選擇4月 23 日是因為這一天在世界文學領域具有紀念意義。世界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維加都是在1616年 4 月 23日逝世的,許多著名作家如莫里斯?德呂翁、弗拉基米爾?納博和曼努埃爾?梅希亞?瓦列霍等也都是在 4 月 23 日出生或辭世的。
閱讀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面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接下來由張德雄給大家帶來《論語-子張篇》
《子張篇》每一個對話都令人感悟良多,比如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古代人的性格傾向于含蓄內斂,感情也往往難得表達盡致,直到父母去世之時才不可自抑,號啕大哭。再比如“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在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犯錯的時候眾人皆能看見,所以不必掩飾,而要勇于改正,積極改正,這樣才是君子所為。為何說半部論語走天下,因為論語的內容真的是博大精深。
由封煦給大家帶來《賈人食言》
這個寓言的意思是:誠實與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欺詐與背信是卑劣的行為。虛假的廣告、騙人的營銷手段、設陷阱的買賣不一而足。這種行為,最終只會自食惡果。只有做真實正能量的自己,才能有好的結果。
由吳紅給大家帶來《小雅-十月之交》
這是一首猶如悲憤樂曲的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這8句詩是分為三個部分的,第一部分(前三章),將日食、月食、強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聯系起來,抒發自己深沉的悲痛與憂慮。第二部分(中三章),回顧與揭露當今執政者的無數罪行。第三部分(后二章),寫詩人在天災人禍面前的立身態度。此詩的語言基本上是直言抒寫,噴涌而出,也采用反語和冷峻的諷刺,充分表現了他們的強詞奪理、蠻橫霸道。
接下來是猜生僻字環節。
游戲規則:五個生辟字中,準確讀出一個以上的生辟字音調,并說出其意思算猜對。
1、鎏:liú,成色好的金子。
2、郬:qī ng,古地名。
3、峣:yáo,形容高峻。
4、翾:xuā n,飛翔。
5、珝:xǔ,玉名。
猜生僻字環節中大家都積極踴躍,為拿獎絞盡腦汁,但這也難不倒聰明的智成人,搶答十分精彩。
由王槐威給大家帶來《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信中的一個片段,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該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由黃小龍給大家帶來《袁州州學記》
這篇文章的背景是宋仁宗三十二年,祖無擇任袁州知州,看到當地學宮破敗、孔廟狹小,于是修建新學宮并祭禮。李覯聽說此事后寫了這篇感慨申論,記敘了袁州州學創辦的經過,從而批評了辦學不力的地方官,指出了辦學的重大意義。他認為,秦始皇拋棄了儒家的仁義道德導致秦朝的很快滅亡,而漢武帝和光武帝則遵循圣人的學說統治天下,并勉勵袁州的讀書人努力學習圣賢的禮節,不要只想著謀求功名富貴。
不知不覺,108期讀書會到了尾聲了,又到了主持人接棒的時候。
主持人接棒
我們一起期待109讀書會,下周四,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