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新鳳鳴集團基于5G
網絡的長絲生產車間內,搬運機器人通過接收指令井然有序地搬運長絲餅。據了解,通過 5G的運用,傳輸速率加快,機器人的搬運效率可以提高3%
以上。
924臺機器不斷“吐”出一卷卷長絲餅,16臺通過
5G網絡接到指令的搬運機器人來回跑動,快速有序地把長絲餅搬運到指定位置。 4月24
日,記者在桐鄉新鳳鳴集團長絲生產車間看到,這一幕忙而不亂的生產場景,以8K超高清的影像同步傳輸到該公司的生產調度中心。
4月24日上午,作為嘉興首個“嘗鮮”
5G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企業,新鳳鳴集團與中國移動簽約,繼續推動傳統工廠實現 5G信息化改造升級,并將5G
技術架構設計運用到新工廠建設中。
據了解,目前,新鳳鳴集團已實現5G網絡全覆蓋,在移動辦公、視頻通訊、數據采集等多個領域開展應用。此外,新鳳鳴還建成了一個集實時數據、大數據及輔助決策和工業
APP等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人眨下眼是200毫秒,而你在杭州給這臺機器發指令,只需50
毫秒,它就接收到了。”新鳳鳴集團首席信息官王會成介紹, 5G下載速度是4G的
100倍,時延只有4G 的十分之一,基于5G
無所不在的、無縫的聯網能力,企業的運維效率大為提升。
以內部網絡搭建為例,公司再也不需要鋪排大量網線,數據采集的范圍也更廣、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在5G網絡下,企業數據采集點位從8
萬個提升到21 萬個。
“AR遠程維護”應用也將成為新鳳鳴集團5G
智慧工廠的一部分。今后,一旦車間發生生產方面的故障,現場維護人員佩戴的 AR頭盔攝像頭就會自動進行實況拍攝,并通過5G網絡將畫面傳回監控中心,而監控中心的專家團隊可以實時向現場維護人員作出操作指導。
據介紹,新鳳鳴集團作為紡織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于2017年啟動了“55211
”信息化工程,計劃用5 年左右時間,以互聯網為主線有序建成經營管理、生產營運、客戶服務、基礎技術四大平臺和智能工廠示范,構建信息化標準和信息安全兩大體系,建成一套信息化管控機制,到2025
年底前全面建成智能工廠。
據了解,歷經1年半時間,新鳳鳴集團已基本建成了一個基于PASS
,集實時數據、SAP、 MES、
WMS、大數據及輔助決策和工業APP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鳳平臺)。
在新鳳鳴集團的車間里,在線實時監控電量消耗與波動,異常偏差立即報警,系統遠程診斷,智能數采、分攤分配單品能耗物耗……一套智能化的信息系統,正在為傳統工業帶來非常大的改變。
18年人均年產能達到394噸
/年!新鳳鳴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第一品牌
當前化纖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行情波動、化纖產業利潤分配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大背景下,化纖產業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日益惡化,缺乏充沛的資金流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而與此同時,互聯網已賦能了眾多傳統行業,化纖行業的“產業互聯網時代”已悄然而至,構建化纖
+互聯網 +金融的新生態將成為行業大趨勢。
怎么轉,如何改?新鳳鳴集團首次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第一品牌。可以說,擁抱工業互聯網,新鳳鳴集團早行動,也早受益,年人均產量遠遠高于同行業水平。
在2018年12月,工信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公布的《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中,新鳳鳴集團被評為單項冠軍示范企業。而在
2019 年3月21
日,中國化纖協會第六屆第五次理事擴大會議暨中國化纖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
新鳳鳴(603225.SH)憑借強勁實力一舉斬獲2018
年度“智能制造先進企業”、“綠色制造先進企業”、“綠色貢獻度金鑰匙獎”及公司“鳳雅絨”品牌波浪扁平聚酯纖維入選中國纖維流行趨勢 2019/2020四項榮譽。
目前,新鳳鳴長絲自動化制造已初具規模,2018年公司人均年產能達到394
噸/年,較 2017年增幅達
9%。2018年,新鳳鳴滌綸長絲產能達370 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10%,連續多年產能規模位居國內前三。
華為任正非都沒想到:首家“5G智能工廠”竟誕生于紡織業!
新鳳鳴業務產能分布
聚酯纖維制造屬于高耗能、勞動密集型行業,新鳳鳴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積極貫徹落實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的方針,持續推進兩化融合,成為紡織行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樣本之一。公司通過推進“機器換人”項目解決勞動力問題并提升效率以及技術改進解決高消耗問題。
2009年,新鳳鳴就已開始啟動“機器換人”項目,是國內首家在熔體直紡長絲領域開發應用自動落筒和自動包裝系統的公司。公司參與的《面向紡織典型行業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示范應用》項目還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
“機器換人”不僅緩解勞動力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而且智能裝備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位時間內的成本,從而增大盈利空間。眼下,新鳳鳴“55211”信息化工程
(二期 )項目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中,力爭2025
年底前全面完成智能工廠建設。
此外,新鳳鳴還通過各環節技術改進、能源綜合循環利用等手段,使能耗水平達到業內領先水平,解決化纖行業痛點高消耗問題,被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低碳環保功能性長絲制造基地,這通過PAT項目也得到深度體現。
公司在建的兩期共500萬噸PTA
項目,采用目前世界先進的BP最新 PTA技術,物耗能耗方面相比傳統
PTA技術優勢巨大。根據中信建投報告,一套250萬噸裝置在滿足自身耗能情況下,每年還有 2
億到3億度電力盈余,可以輸送電網獲利或者自用。
此次作為嘉興首家5G+工業互聯網應用發布,再次證明了新鳳鳴在滌綸長絲制造業上的實力。公司表示,未來將緊跟時代潮流,繼續改革創新推動發展進程,帶動化纖行業向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為化纖行業的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