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紡布產品用途較廣,近年來中國無紡布產量持續增長紡織行業按用途可分為服裝用紡織品、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 ,無紡布為產業用紡織品的一種,主要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料經高溫熔融、噴絲等過程得到短纖維或長絲,再經過摩擦、抱合、粘合等制成布。根據工藝流程不同,無紡布主要分為紡粘、水刺、針刺、噴熔等細分品類,下游可廣泛用于醫用材料、個人護理、土工建筑、服裝等領域。
近年來受益于下游需求增加,我國無紡布行業產量持續增長,2019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無紡布產量為503萬噸、同增9.9%,高于紡織行業平均水平。由于上游原料價格低位運行,2019年1-11月我國無紡布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收入989.3億元、同增3.6%,收入增速相對產量較低。
短期來看,新冠肺炎催化熔噴、紡粘等無紡布需求快速增長2020年初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護人員、普通居民紛紛加強防護,醫用、民用防護型口罩需求激增,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加碼口罩、防護服產能,2020年3月6日工信部數據顯示,國內N95、普通口罩日產能分別達160萬只、1億只。2020年3月歐洲、美國等地區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增加防護用品消費量,并加大力度從中國 進口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近期國務院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4月5日國內醫用N95口罩日產能超過340萬只。
防護口罩一般采用SMS多層防護結構,其中內外側為單層紡粘層(S),中間為多層或單層熔噴層(M),使用熔噴無紡布作為過濾關鍵材料。中國無紡布行業以生產紡粘無紡布為主,熔噴無紡布產能較小,主要用于口罩、環保 材料、電池隔膜、服裝等領域。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熔噴無紡布產量僅為5.35萬噸,占全行業的0.9%。
口罩需求大幅增加導致上游熔噴無紡布需求快速增長,但受制于生產設備產能擴張慢、交付周期長,熔噴無紡布產能擴張較慢,2020年2月疫情爆發后熔噴無紡布價格快速上漲,由2萬元/噸漲至最高65萬元/噸。國內無紡布企業、央企紛紛擴張熔噴無紡布產能以滿足下游需求,其中無紡布行業龍頭欣龍控股加班加點生產水刺、熔噴等無紡布用于口罩生產,延江股份20年3月新投資3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中國石化于2月開始建設16條熔噴布生產線、投產后每年可用于生產超過100億只一次性醫用口罩。
此外防護服生產需要使用紡粘無紡布,消毒殺菌濕巾和擦拭布生產需要使用水刺無紡布,疫情發生后防護服、消毒濕巾需求增加也帶動相應無紡布產品消費量增長。由于紡粘、水刺無紡布產能較為充裕,其價格相對穩定。
長期來看,中國無紡布需求具有較大成長空間短期疫情將催化水刺、熔噴等無紡布需求,長期來看我國無紡布行業同樣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從產業結構來看,歐美國家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占紡織行業比重多為40%以上,2018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占比為27%以上,未來無紡布行業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從消費水平來看,由于收入、消費水平等差距,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無紡布消費量處于較低水平。中國無紡布最大的應用領域為醫療與衛生護理,2016年全國醫療衛生非織造布 消耗量為146.16萬噸、占比為27.3%,而美國市場中60%~70%的無紡布用于醫療衛生及生活用品,在日本,工業、醫療及衛生用品消耗的無紡布占需求量的57.4%。由于使用成本偏高,中國一次性防護用無紡布產品使用比例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短期疫情增加防護用品需求,長期來看醫用無紡布消費量有望持續增長,帶動醫用無紡布材料生產企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