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是書籍的魅力讓我們又相聚在智成纖維第283期讀書會,本期主持人由財務部的黎朝廣與業務部的張德雄擔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暢游書海,享受讀書的樂趣吧!
本期讀書會主持人
第一位分享者張德雄為我們分享《豐田汽車精益模式實踐》
6.10 標準作業
豐田公司表示,標準作業的目的是要為改進提供一個基礎。若不把作業標準化,每次的工作執行方式都不同,就沒有一個評估的基準,即沒有一個可資比較的參考點。許多公司很沮喪地發現,在促成改進后沒過多久,工作又會重返過去的模式,改進根本無法持久。在尚未把作業標準化之前就進行改進工作,就好比在流沙上建造一棟房子一樣,你或許蓋好了房子,但它很快就會下沉!
6.11 標準作業的文件
在制定標準作業時,主要使用3 份文件和其他許多相關的或支持性的文件。本書并不想細談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但還是應該簡略地對這3 種文件分別說明 :國微
1.標準作業圖(Standardized Work Chart)。
2.標準作業組合表(Standardized Work Combination Table)。
3.工序能力表(Production Capacity Sheet)。
陳廠長:建立標準作業圖后,所有的流程就0會變的可觀化,后期的標準作業圖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不停去更新修改,不斷提升我們的作業流程效率!
張琪鑠:建立標準作業圖后,我們要自覺的去執行,主動去推進標準流程工作,而不是讓人在背后逼著你去做,這樣是沒有意義的!
吳總:年輕人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時間,如果任憑當下的想象去干事情,往往容易跑偏缺乏條理性,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但能夠按照標準作業去做的時候,所有需要完成的事件就會清晰起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得到想要的結果!
下面有請第二位分享者楊林為我們帶來《論語十二章》
在《論語》中所選的十二章語錄是孔子及其弟子關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個人修養等方面的經典論述,都是蘊含著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的智慧結晶。
王亞平:《論語》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這里所選十二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去細心品讀!
下面有請第三位分享者李錦濤分享《扁鵲治病》
《扁鵲見蔡桓公》是戰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最后病入骨髓、體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誡世人特別是為政者,應該勇于正視現實,直面個人災難、社會危機,及早采取救治措施。
杜榜:文章中扁鵲的反復勸說與桓公不以為意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不費矯飾之功便刻畫出人物的不同特點,扁鵲盡心負責、醫術高明,而桓公驕橫自大、不知變通作者旨在提醒人們要善于聽取他人意見,要懂得見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不要諱疾忌醫,這深刻的道理以簡單的語言傳達出來!
接下有請今晚的最后一位分享者陳錦玉分享《百丈山記》
《百丈山記》選自《朱文公文集》,寫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通篇狀物寫景,準確而形象,細致而生動,表現出作者精細的觀察能力和運用語言的功夫,是一篇以刻畫山水景物見長的游記。
張琪鑠:作者沒有把筆墨花在記述出游的時間、行程等方面,而是著力于描寫百丈山的優美風景。文章開門見山,文尾映照題目,從“山之勝蓋自此始”寫起,到“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結束了基本部分的內容,首尾呼應,一氣呵成,顯得十分集中、緊湊!
時間過得很快,讀書會的意義就在于在分享的過程中,大家都能夠有所感悟,對以后的工作生活能產生積極的意義,一點一點的積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今晚的讀書也會圓滿結束!各位,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