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開辟新格局
中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是紡織產業鏈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國家。高勇表示,隨著科技發展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紡織正在開辟新的格局。
(一)企業“走出去”興趣更濃
高勇談到,近幾年,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趨升,東南亞地區勞工成本低的優勢顯現,加上該地區各國實施的稅收及政策優惠,許多紡織服裝企業紛紛掘金東南亞,到東南亞投資逐漸成為熱潮,尤其是對越南、柬埔寨、緬甸、老撾等國,投資者的興趣更是濃厚。2017年中國紡織企業也在順應這個大潮,融入掘金東南亞的大軍中,
2018 年以來,包括天虹紡織、香港溢達集團、紅豆集團、魯泰紡織等數十家紡織企業紛紛到國外拓展建廠。而同時在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紡織企業也同樣在部署新疆等中西部地區建廠。
(二)“互聯網
+”改變紡織現狀
作為中國的傳統支柱產業,“互聯網+紡織”正在改變紡織現狀。高勇介紹,隨著近兩年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互聯網
+” B2B平臺,《2017~2018
中國紡織服裝產業互聯網發展報告》指出,2017年紡織服裝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 5.28萬億元,同比增長
18.65%,占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18.11%。其中,紡織服裝企業間 (B2B)
電子商務交易額為4.09萬億元,同比增長18.55%;以服裝服飾、家用紡織品為主的網絡零售總額為 1.18萬億元,同比增長20.08%,占全國實物商品網絡零售總額的
21.58%。
高勇認為,電子商務帶給紡織行業的除了交易流程更加便捷,更多的是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將中國各地面料和服裝廠的供需聯合在了一起,解決了傳統的賣布難和找布煩問題。
(三)科技創新為行業注入新動力
全球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的時期,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對此,高勇表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是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
高勇介紹,近來,中國紡織行業出現了“機器換人”的熱潮,其出發點是提高生產環節的自動化與高效率,以機器替代傳統的人工操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紡織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36.06%
,數字化生產設備的聯網率達到27.74% ,生產管理環節信息化普及率達到50.49%,實現管控集成的企業比例達到
19.82%。
“綠色”可持續發展漸成主流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正加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高勇談到,作為全球第一個在行業層面推行社會責任工作的實體部門,中國紡織工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深化技術創新,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發展質效大幅提升。
紡織行業始終重視技術裝備革新改造,努力降耗增效。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在加速成為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科技、時尚、綠色”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標簽。
紡織行業率先推行社會責任,強調對人的責任、對環境的責任以及對市場的責任。紡織行業作為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以自己的成功實踐樹立了“綠色樣板”。2005
年,紡織行業構建了中國第一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 ;2014年,全球第一個供應鏈環境
(化學品)足跡系統; 2018
年,率先試點海外實施行業社會責任標準。
2019年,印染行業開局表現情況良好。但伴隨著新一輪產業革命和全球產業競爭模式的轉變,特別是受中國人工成本的持續上漲,染化料價格的持續走高以及國家環保政策的日益趨緊,中國印染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而支撐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和智能化的先進設備。目前國際上很多先進的設備供應商,都是中國企業重要的合作伙伴。
環保、節能、數字化監控與智能化是今后印染設備發展的重點,節能減排仍是印染設備發展主線,這些從2018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
亞洲展覽會展品中也可以看出。未來印染流程數字化監控技術與設備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建立印染車間數字化監控系統,實現全流程數據采集等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方向,數碼噴墨印花機依然是行業的發展熱點。
高勇指出,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發展動能深刻調整。在技術創新與貿易合作的推動下,全球產業鏈、價值鏈與創新鏈深度交織,聯系也日漸緊密,全球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國際競爭變得日漸激烈。但世界發展的大勢依然是“合作共贏,開放共享”。
最后,高勇表示,新時期,全球紡織工業如何共榮共建,協同全球紡織產業鏈創新,實現科技驅動,時尚引領,綠色賦能,引領智造新時代,以更開放的胸襟,責任共治,資源共享,是全球面臨的共同課題,可持續發展正在成為全球紡織產業的共識和目標。高勇希望與全球紡織行業攜手同進,為實現這個目標共同努力!